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
地名也超级有意思
豆腐、藕、菱角......
它们不仅能吃,还是地名哟~
豆腐坊、藕塘口、菱角市..........
南京的许多老地名,
是以动物、色彩、商业作坊……命名的。
你觉得奇奇怪怪的名字,却大有来头!
以动物命名
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
以动物命名的老地名,
你能说出几个?
在南京的朝天宫附近,有一条小巷子,因为它独特的名字,而闻名于国内外各大网友之间,它就是——泥马巷。
其实,泥马巷是在明代就记载的地名,至少有400年的历史了。
清道光《金陵览胜诗考》称:“泥马巷,宋高宗南渡避难,骑马渡江,至此始知为泥马。”
赵构以为是神灵在帮助自己,于是在当上皇帝后,重修了崔富君庙,并命名此地为“泥马巷”。
神马路,这条路古已有之,由于靠近马群,原先是明朝的养马地。所以这一带不但有神马路,还有天马路,青马路。
以色彩命名
红花地、黄泥岗、蓝家庄、白下路、乌衣巷...........
红的、黄的、蓝的、白的、黑的......
嗯,南京的地名也是蛮“五彩斑斓”的。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南京乌衣巷,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在《乌衣巷》之中亦有记载。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故此地俗语称乌衣巷。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现为民间工艺品的汇集之地。
万顷红花染丝绫
南京城有两个冠以红花的地名,一个位于太平南路中段东侧,南起三十四标,北至文昌巷,名红花地。另一为"红花村",位于红花镇九龙村。因两地种植供染丝之用的红花而得名。红花,是一种草本植物,夏季开花,所开之花非常适合做染料,因此当时建康地区的许多农家除了植桑养蚕外,还大量种植红花,以供染丝之用。
以商业作坊命名
南京的很多老地名
与南京的丝织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绒庄街、绫庄巷、颜料坊、踹布坊.............
都是以旧时的作坊命名的
绒庄街在明代是专门加工和出售帽子的街道,按照那时的习惯应叫"帽儿行",那为何帽儿行改称绒庄街了呢?其实,绒庄街确实有一段时间被称作"帽儿行",后来由于它与俚语"冇儿行"发音相似,为了避讳而改的名。
绫庄巷,在清朝年间是南京云锦的会所聚集地,当年云锦同业公会会所——“云章公所”就位于此地。由于云锦是是一种绫罗绸缎,故得此巷名。
这些南京的老地名
有千载而下的文化积淀
有逝水年华中的尘世沧桑
也有镌刻本地变迁的深刻记忆
如今的我们已经很难想象,这些平常不起眼的小街小巷里旧时里有着各自的辉煌。历史在不断的更迭,而他们,就在岁月里静静的站着,宠辱不惊。
版权属于创作方
上一篇:空灵禅意“一禅绣”
下一篇:鳌山灯会,明朝的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