缀绒花纱旗袍 20世纪50年代 以“纱”为面料,纱是一种比较轻薄的纺织品。该旗袍是著名建筑师贝聿铭的继母于1950年代定制的。内衬为黄色素緞,外层为椒孔纱,并缀以黑色碎小绒花。
花缎长袖旗袍 20世纪50年代 以“缎”为面料,花纹采用提花工艺。这里的缎是妆花缎,是一种极其珍贵的提花丝织品。它的织造工艺水平很高,专供御用。
印花绸长袖旗袍 20世纪40年代 以“绸”为面料,花纹采用印花工艺。绸是指采用基本组织、质地紧密的丝织品。不同的面料,花纹的呈现会采用不同的工艺,通常有提花、印花、绣花等。
黑绸彩绣二龙戏珠旗袍 20世纪30年代 以“绸”为面料,花纹采用绣花工艺。然丝绸面料种类繁多,大类就有纺、绉、缎、绫、纱、罗、绒、锦、绡、呢、葛、绨、绢、绸等14种。
花卉纹绸镶花边短袖旗袍 20世纪30年代 以“绸”为面料,花纹采用提花工艺。旗袍界曾经流行过一个“花边运动”,在1932年一整年,所有旗袍的四周都加上了花边。
浅黄小花纹绉短袖旗袍 20世纪30年代 以“绉”为面料,绉是一种织出皱纹的丝绸。本款旗袍的花纹采用印花工艺。印花工艺其实也有分类哒,主要有直接刷印花和防染印花两种。
紫色拷花丝绒旗袍 20世纪30年代 以“绒”为面料,绒是一种表面起绒毛或绒圈的纺织品。丝绒手感丝滑,有韧性,做衣服很上档次。缺点是会掉点毛,优点是清洗后柔软、亲肤。
乔其绒无袖旗袍 20世纪30年代 以“绒”为面料,乔其绒是丝绒的一种。花纹采用印花工艺。直接印花,是在白色或浅色面料上直接印上染料花纹。防染印花则相反,先在防止染色部分涂上防染物质,再染面料。
棕色印花缎长袖旗袍 20世纪30年代 以“缎”为面料,花纹采用印花工艺。绸缎锦缎,缎一种比较厚的正面平滑有光泽的丝织品。面料大部分为深色,印花工艺应是采用了防染技术。
卷云纹倒大袖旗袍 20世纪20年代 旗袍,无论是款式设计还是面料选择,都特别多样。一般来说,大多数旗袍的面料会选用丝绸和布。上世纪的中国,旗袍真真是服装之王,花样百出,无与伦比。
图文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上一篇:戏曲头面:一点绸来一点翠
下一篇:行云流水漫步“苏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