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诗经•麟趾》、《公羊传》、《尔雅》等书皆有关于麒麟的记载。《礼记•礼运》: “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在不同的时代,麒麟被赋予了不一样的形象特征,如在元代青花瓷器中出现的麒麟是鹿头、牛蹄、马尾,而在清代的形象却演变为更为复杂的形象,将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集于一身,清代官补中的麒麟纹以龙头为多。
古人把雄性称麒,雌性称麟,《宋书》:麒麟者,仁兽也。牡曰麒,牝曰麟。麒麟是吉祥神宠,主太平、长寿;麒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民俗礼仪中,被制成各种饰物和摆件用于佩戴和安置家中,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清代一品武官补子缀麒麟,寓意一品武官能像麒麟一样才能杰出、含仁怀义,辅佐贤君。
麒麟纹样的鉴别,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看兽头为龙头,头顶有双角,张口露齿,鼻的两侧有对称的长曲须,下颚有胡须,头部有鬃毛。
其背部有较直成簇的鬃毛,脊背常有齿状边缘,体表有扇形鳞片,常有火焰纹样装饰,尾巴末端有成团的鬃毛,足部为蹄。
一般来讲,清代的官制体系分为两大类,一是地域体系,分为京官和地方官两大系统。二是职能体系,分为文官和武官两大系统,两大类相互交错。其中,京官系统中以文职官员为主,地方官系统中则文武兼有。清代的一品武官又可分为正一品和从一品。
正一品武官:
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从一品武官: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麒麟纹样鉴赏
清康熙武官一品麒麟纹刺绣补子
费城艺术博物馆藏
此补金线铺地,补子主纹为一只昂首挺胸的麒麟,其造型威武豪迈,周身饰以云纹。整件补子华美富贵,绣工精美,是典型的康熙时期的补子。
清雍正武官一品麒麟纹刺绣补子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此补采用彩绣盘金工艺,其左上一轮红日,中间一只麒麟昂首阔步,造型威武豪迈,其周围以祥云、五蝠等纹样装饰,脚下为海水江崖;边饰为两道金色边框。“五蝠”谐音同“五福”;“红蝠”谐音同“洪福”,寓意五福临门,洪福齐天;海水江崖,寓意福山寿海。整幅补子设计丰富饱满,绣工精美。
麒麟纹样欣赏
清康熙武官一品麒麟纹补子
苏富比(纽约)2014年3月拍,成交价$28,125
清乾隆武官一品麒麟纹刺绣补子
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清代武官一品麒麟纹刺绣补子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
清道光武官一品麒麟纹缂丝补子
加拿大皇家博物馆藏
清道光武官一品麒麟纹刺绣补子
嘉德(中国)2005年5月拍,成交价¥220,000
清代武官一品麒麟纹补子
清代武官一品麒麟纹缂丝补子
佳士得(伦敦)2009年3月拍,成交价£2,375
清代武官一品麒麟纹盘金绣补子
嘉德(中国)2013年11月拍
麒麟,是上古中国人最企望出现的吉祥动物,它们的出现表示一代的幸福。因此,那时的人们希望麒麟总是伴随着自己,给自己带来幸运和光明,而辟除不祥。当上古时代的这种信仰被传承下来的同时,麒麟所具有的吉祥意义也随之被广大民众公认且牢牢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麒麟便成了某种意念的象征,某种意境的表现,某种力量的显示,并启发人们的想像,引导人们的精神去契合某种意念,进入一种特定的境界,给人们以希望、安慰和某种追求的力量,化入民俗生活之中,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图文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上一篇:清代文官 • 风宪官獬豸纹官补
下一篇:清代武官 • 二品狮纹官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