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是食肉目熊科动物的通称,熊平时还算温和,但是受到挑衅或遇到危险时,容易暴怒,打斗起来非常凶猛。熊躯体粗壮肥大,体毛又长又密,脸形像狗,头大嘴长,眼睛与耳朵都较小,臼齿大而发达,咀嚼力强。四肢粗壮有力,脚上长有5只锋利的爪子,用来撕开食物和爬树,尾巴短小。
熊平时用脚掌慢吞吞地行走,但是当追赶猎物时,它会跑得很快,而且后腿可以直立起来。武官五品的官补纹样为熊纹。
清代武官五品熊纹的鉴别,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看头部,面部较其他兽纹相对细长,头部有较顺直的鬃毛;腿部及身体四周有火焰纹装饰;足部呈爪状;身体、尾巴末端的鬃毛为顺直状;采用蓝色或白色为主色调。
熊纹(左) 狮纹(右)
熊纹和狮纹两者在形态上极易混淆,差别主要体现在鬃毛形态不同,熊纹的鬃毛顺直或仅尾巴根部呈螺旋状卷曲,而狮纹在头部、脊背部、尾部都可见到卷曲的鬃毛;除此之外,熊纹的头部较狮纹头部略细长。
清代武官五品熊纹刺绣补子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
一般来讲,清代的官制按地域体系可分为京官和地方官;按职能体系可分为文官和武官,两大体系又相互交错。其中,京官系统以文职官员为主,地方官系统则文武兼有。清代的五品武官又可分为正五品和从五品。
正五品武官: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武官: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纹样鉴赏
清代武官五品熊纹刺绣补子
苏富比(纽约)2016年9月拍,成交价$1,250
此补主纹为一头熊昂首向日,造型优美。周围饰以云纹、蝙蝠纹、佛教八宝纹等。下方的海水江崖纹中立水纹已经演变为斜直线,为典型的清晚期补子。
(佛教八宝藏语称扎西达杰,又称八瑞相、八吉祥,分别为: 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是藏传佛教中八种表示吉庆祥瑞之物,以象征吉祥、幸福、圆满。在清代补子中,佛教八宝图案在19世纪上半叶开始出现,在清中晚期应用较多。)
更多纹样欣赏
清乾隆武官五品熊纹缂丝补子
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藏
清嘉庆武官五品熊纹打籽绣补子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清嘉庆武官五品熊纹刺绣补子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
清代武官五品熊纹刺绣补子
佳士得(巴黎)2013年6月拍,成交价€1,875
清代武官五品熊纹刺绣补子
邦瀚斯(旧金山)2014年6月拍,成交价$ 3,125
清道光武官五品熊纹刺绣补子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清代武官五品熊纹刺绣补子
佳士得(纽约)2015年9月拍,成交价$3,750
清代武官五品熊纹缂丝补子
佳士得(伦敦)2012年11月拍,成交价£1,500
清代武官五品熊纹刺绣补子
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清代武官五品熊纹纳纱绣补子
佳士得(伦敦)2013年5月拍,成交价£3,500
清代武官五品熊纹刺绣补子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
清代武官五品熊纹刺绣补子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
清代武官五品熊纹刺绣补子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
清代武官五品熊纹刺绣绣补子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
清代武官五品熊纹刺绣补子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
熊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凶猛的野兽。《尚书•康王之诰》有云:“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晋•陆云《南征赋》曾记:“乃有熊罴之旅,虓阚之将。”文中出现的熊罴(音同皮)即熊和罴,均为大型猛兽。其中,罴是熊类动物中体形最大的一种。文中用熊罴来比喻勇猛的武士。五品武官补服缀熊纹,寓意五品官员能够像熊一样勇猛无敌。
图文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上一篇:清代武官 • 四品虎纹官补
下一篇:清代武官 • 六品彪纹官补